提到英國前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時,你腦裝會閃出什麼形象呢?二戰時帶領英國對抗納粹的首相、像是英國鬥牛犬般的固執、照片裡總是咬著一根雪茄,他也是歷史上公認的酒精重度愛好者。
邱吉爾對酒精的愛好到哪種程度呢?就算他在美國實施禁酒令期間訪問途中,都能從醫生手上拿到一張「烈酒處方箋」,證明他的症狀必須無限期飲用烈酒,特別是在用餐時一定要飲酒。
美國在1920~1933年之間實施禁酒令,當時美國社會推行禁酒運動,教會、婦女團體、保守派政治家紛紛主張酒類是罪惡根源,造成家庭暴力、貧窮與犯罪,應該徹底禁止。在各組織遊說下,美國國會在 1920 年通過《美國憲法第 18 修正案》,全美進入「禁酒時代」。
在禁酒令的美國,任何酒類的製造、販賣、運送、進口與出口都屬違法行為,啤酒廠和蒸餾廠大批倒閉,酒吧被迫關門或轉為地下營業(Speakeasy秘密酒吧的起源)。人們對於酒精的渴望不減下,黑幫靠著走私、賄賂、黑槍暴力壟斷酒精生意,還有更多人因為飲用私酒而失明或喪生。
即使當時有許多人為了喝酒挺而走險,但酒精依然有著合法取得管道:那就是要跟醫生成為好朋友,並向他抱怨身上有著各種需要酒精治療的症狀,醫生會根據你敘述的「病情」依法開立「威士忌(或是其他烈酒)處方簽」。當年邱吉爾也是透過這個合法途徑,拿到需要的烈酒處方簽。
這時候就要回到1932年的禁酒令時期,當時尚未擔任首相的邱吉爾,在紐約拜訪途中遭遇車禍,而向美國醫生要求開立「作為止痛用途」的處方簽;醫生同意他因「醫療需求」飲酒,而且在處方簽中寫著:
建議用餐時飲用烈酒,飲用量沒有特別限制,但至少要喝250mL
就這樣,邱吉爾在醫生的建議下隨身攜帶這張「醫療用飲酒處方簽」,正大光明的在禁酒令期間、執行醫師建議的藥物治療(喝酒)。
你以為邱吉爾只有這項與喝酒相關的故事嗎?當然不止,畢竟他是說過「我從酒精身上得到、比酒精從我身上奪走還多」的辣個男人。小編整理了幾個有關邱吉爾有多愛喝酒的都市傳說:
- 邱吉爾用Highball迎接每個早晨
- 午餐與晚餐幾乎必有香檳相伴,據說一生喝掉的香檳總數超過 42,000 瓶
- 邱吉爾超愛喝威士忌,平均每天喝掉1/3瓶到半瓶,最愛的品牌是Johnnie Walker
- 他最愛的馬丁尼,是看著苦艾酒、只喝琴酒的「邱吉爾式馬丁尼(Churchill Martini)」
- 習慣以白蘭地或波特酒結束美好的一天
看完這篇,會不會跟小編一樣覺得:邱吉爾真的是醉漢們的典範呀!
參考文獻:The Drinks Business、History Net
看了這篇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