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誠實酒記介紹過台灣最南端恆春鎮上、靠近南門巷子裡的的30M BAR,這間酒吧像是船艙一樣,有著圓圓的小窗,至於外面的海洋是店家會投影海波到地上,營造出一種海上酒吧的氛圍,店裡調酒的特色也是海洋與恆春物產。
主理人莊政諺(阿諺)原來是唸生物的,熱愛大自然、海洋的他以說故事的方式,將恆春半島的自然元素融入調酒設計中;阿諺也常向當地耆老討教文化物產、深入山林取材,費心研究如何以調酒來呈現恆春風味。
阿諺因為自己生物學與調酒的背景,根據與當地居民討教恆春香氣植物的特性後,開始研發製作台灣本土特色的草本利口酒:台灣藍寶石。難得有機會我們能與阿諺聊一聊,聽聽他開發台灣藍寶石初衷、開發時遇到什麼瓶頸、以及使用台灣藍寶石的建議。
阿諺,麻煩你介紹一下自己
大家好,我是恆春30M BAR的主理人 阿諺,我們酒吧位於恆春鎮內,主要是以海洋為主題的一系列藍色調酒、以及結合恆春物產的特調或經典twist。
為什麼會想要做台灣藍寶石?
其實我們酒吧平時就有在研究當地的植物調飲,再加上前陣子夏翠絲(Chartreuse)在台灣取得困難,就想說有沒有辦法用台灣這麼豐富的草本植物來做一支草本利口酒來致敬一下夏翠絲。
其實還沒開始研發的時候,就會跟當地的居民聊植物的事情,長輩就會跟我推薦許多傳統植物的風味與應用,我的話就是會把這些記起來,也會採集這些植物來使用。隨著草本材料的收集與經驗累積,我才覺得應該有機會去做出更複雜的草本利口酒。
台灣藍寶石這款酒的特色在哪邊?
一開始我想做出一款能致敬夏翠絲的草本利口酒,但是後來發現台灣的草本植物實在有自己的特色,後來反而發展出一款帶有台灣獨特香氣草本利口酒。
我在測試階段一直在調整,一直到第22個批次才覺得是可以量產使用的配方。我是想以熟悉的青草茶(咸豐草、山澤蘭)、與各種草本香料(九層塔、當歸葉、馬告…等)為主調,後段以荳蔻、胡椒等辛香料銜接,並以淡淡台灣土肉桂葉香氣收尾,並讓他放置一段時間後菊花、小白花之類的香氣會更加明顯。甜度較低、是目前台灣人較能接受的口感,酒精濃度很高(ABV 55%)卻是一杯能夠輕鬆易飲的利口酒。
除了香氣以外,最特別的就是酒色。目前在瓶內看起來是深綠色,但是調酒稀釋之後,原來的綠色會轉變為像海水般藍綠色,就像是藍寶石顏色,這也是為何把這款酒命名為「台灣藍寶石」。
你覺得台灣藍寶石跟夏翠絲的差異在哪裡?
雖然說一開始想做的是因為買不到,才想做一款致敬夏翠絲的草本利口酒;講致敬其實只是想模仿那種草本跟香料結合的架構,而且全部使用台灣草本植物置換後,完全是創造出一個新的味道,這個真的無法比較啦!
唯一能比較的是,因為台灣人不喜歡太甜的東西,所以我把利口酒的糖度降低大約6 brix左右,所以這支喝起來要比起夏翠絲要來得不甜。
開發上有遇到什麼困難?
花最多精神的地方,還是怎麼在眾多台灣物產中,挑選適合且平衡的選擇,去堆疊出完整的風味結構。
雖說都是草本植物,但有些可以使用乾燥的、有些只能使用新鮮的,而且每種植物都有自己的香味特性,要如何把他們堆疊在一起、還要能分出前中後、最後組合成一個完整的架構,我想這是開發期間最難的部份。
量產時有遇到什麼困難嗎?
第一個遇到的困難就是量體差距太大,原來試做的器材都無法在這個階段使用。
再來就是量體變大後,所有新鮮草本植物都必須在2-3天內用完,一旦出現腐敗味道整批酒就毀了;但是每種新鮮草本的最佳採收期都不一樣,而且部份植物甚至一年只能採收一次,我們就只能跟小農討論出黃金期間,把在這段期間把所有的新鮮草本採收、寄送到工廠,而且在限定時間內萃取製作。
我記得那次大概收了約133公斤的新鮮草本,必須在1-2天內全部處理完畢,酒廠收到新鮮草本後開始陪我瘋狂熬夜加班處理,真的是超級大的工程。
最後就是為了合法安全販售,每一個材料都去查了食藥署及中醫相關資訊確認安全無虞,法規上的難題也一個個解決。
你最推薦的台灣藍寶石喝法是怎麼喝呢?
最簡單的作法就是台灣藍寶石+通寧水+檸檬角的喝法。台灣藍寶石的濃度高達55%,建議一個shot的量就夠了,加入冰鎮過後、裡面有冰塊的可林杯,再倒入通寧水後稍微拉提混合一下,加入檸檬汁或檸檬角就完成了。當這樣的調酒製作完成,就會呈現相當漂亮的藍綠色,也是稱為「台灣藍寶石」的原因。
這樣的喝法除了好看之外,溶水對於香氣影響也相當少,除了口感會變淡以外、香氣幾乎沒有太大的改變,蠻適合台灣人的喝酒習慣。
如果是調酒的應用上,因為裡面放了許多芳香萬壽菊,所以香氣聞起來是偏甜,但實際糖度要比起一般草本利口酒低了6 brix左右;調酒師如果希望喝的時候不要有太大的落差,可能要補一些其他的利口酒或是糖漿去補充甜感。
你也想要試試這款「台灣藍寶石」嗎?
接下來我們即將開始台灣藍寶石的預購,請密切關注後續消息!
看了這篇的人也看了:
[調酒知識] 你沒喝過的七種特殊版本夏翠絲 Chartre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