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介紹過一杯冷門但討論度高的調酒「菊花 Chrysanthemum」。但除了菊花外,「拉弗格計畫Laphroaig Project」這杯現代經典近期也是能見度頗高。
這杯調酒不僅少見的使用蘇格蘭泥煤單一麥芽威士忌作為基酒(還指定一定要是拉弗格),還需要大缺貨的夏翠絲(而且黃綠都要),還有使用時機超少的蜜桃苦精。看看小編連續使用了幾個「還」字,就知道這杯調酒有多刁鑽。不過拉弗格計畫也是真的很好喝的!
文章目錄
Laphroaig Project酒譜
- 拉弗格1/4桶威士忌 1/2 oz
- 綠夏翠絲 1 oz
- 黃夏翠絲 1/4 oz
- 新鮮檸檬汁 1 oz
- 黑櫻桃利口酒 1/2 oz
- 蜜桃苦精 2 dashes
將所有材料倒入雪克杯,加冰塊搖勻,然後雙重過濾,倒入裝有冰塊的古典杯中,最後以檸檬皮作為裝飾就完成了。
Laphroaig Project有著酸甜架構和複雜的層次,入口先感受到煙燻泥煤味,接著是夏翠絲的草本香氣,與些微果香在中後段,豐富的味道真的讓人欲罷不能。尤其蜜桃苦精看似點綴,其實是整杯酒畫龍點睛之處,小編之前有試過沒加蜜桃的版本,真的會感覺差了一點。
如果手邊沒有1/4桶 ,發明這款調酒的酒吧也有建議可以改用拉弗格10年,效果也不錯。另外這杯調酒蠻多人會使用短飲杯盛裝,相較之下容錯率會比較低一點,而且原酒譜夏翠絲比例極高,做成短飲可能會稍甜,需要再調整一下。
Laphroaig Project起源
Laphroaig Project算是現代經典調酒,2009年,調酒師Owen Westman在舊金山傳奇酒吧Bourbon & Branch中發明了這款調酒。他參考了Last Word的架構:1款烈酒、2款利口酒和酸,不過稍微調整了比例。
雖然名字叫做拉弗格計畫,但材料占比最多的是夏翠絲,或許是因為泥煤威士忌本身的風味太鮮明而因此調整,並改用古典杯加大冰。最後再用蜜桃苦精去帶出更多果香,使飲用起來層次會更多元。隨後Westman也用這杯調酒獲得拉弗格調酒比賽的名次(但不確定他是否是因為比賽而設計出的)。
Last Word的改編版很多,但Laphroaig Project一推出便在調酒圈內廣受歡迎,隨後也從舊金山紅到美國其他城市,還越過大西洋傳到歐洲,讓它成為現代經典調酒之一,甚至有人稱之為「調酒師的選擇」,在酒吧點這杯似乎就有種內行人的感覺。
Laphroaig Project在台灣
小編最早看到Laphroaig Project這杯調酒,是在Sidebar主理人Soso 2016年的專欄《無以酩狀》中,那時候這杯酒似乎還是極小眾、沒什麼人知道的冷門酒款。
現在雖然還是冷門,不過卻有越來越多人在討論,或許是因為夏翠絲大缺貨,讓大家開始去找還有什麼夏翠絲調酒,有見到的話要爆喝一波(說到這個,下次再來介紹個滿滿夏翠絲的Industry Sour),而且指定泥煤單一麥芽威士忌的調酒也不多,讓這杯調酒變成很值得在社群媒體上分享的酒款。
能夠把煙燻、草本、果香、酸甜完美平衡在一起的調酒真的不多,Laphroaig Project絕對是其中絕佳代表之一。雖然這杯酒現在算是小有名氣,但同時有拉弗格、兩種夏翠絲和蜜桃苦精的店真的不多,有機會嘗試的話千萬別錯過!
看了這篇的人也看了:
[調酒知識] 菊花 Chrysanthemum- 低酒感的清新淡雅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