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知識] 這些也能入酒?啤酒專家告訴你啤酒原料的改變與影響

啤酒除了四大原料,如今也有越來越多實驗性的素材出現,究竟加入了各種原料後,怎樣的啤酒才算好喝呢?

啤酒普遍到隨處可見,又是成年人一大樂趣來源,我們因此很容易忘了啤酒是怎麼做出來的。啤酒的組成要素不僅是水、麥芽、啤酒花、酵母等四大主要原料,更是一段溯及人類起源的歷史。有個連結串起了世界各地的我們,而啤酒是那連結的一環。

這個連結奧妙無窮。全球每年運用各種原料,產出數億桶啤酒,類型超過百種。每天都有新口味問世,也有突破以往的新嘗試。

啤酒四大原料

啤酒歷史悠久,久到我們很容易把它視為理所當然。我們知道老祖宗時代已經有了啤酒;也明白啤酒種類繁多,假如喝過不少種,應該會分得出自己比較喜歡哪些風味。我們把錢放上吧檯,就是刺激經濟活動。哪怕你只是偶爾喝喝啤酒,應該也贊同這個事實。我們杯中的啤酒,本身就是個有趣的存在(若也好喝就更理想了)。我們喝啤酒,往往只注意到各個元素的總和。然而倘若我們退一步,想想是什麼化學作用生成眼前的杯中物,啤酒會變得更加有趣。知識是場偉大的探險,而啤酒是我們的頂尖嚮導。當然,這段探險得從原料說起。

之前提過,啤酒是由四大主要原料組成:水、麥芽、啤酒花、酵母。它們雖然不起眼,但幾世紀以來,釀酒師努力的目標,就是做出純淨、清澈(大部分情況下)的啤酒,讓啤酒的風味能精準凸顯這幾種原料的細膩層次和強項。重點在於這四種原料如何混合、微調、發酵,最後的成果或許會化為瓊漿玉液,也可能連澆花都不適合。

有好一段時間,尤其是最近這二十年,世界各地的釀酒師逐漸做起實驗,在這四大原料外另加入特色原料,實驗結果則從極好到極怪不一而足。釀酒師的基本原則是:只要是人能吃喝的東西,都能拿來釀酒。這些新奇的原料包括:咖啡、茶、巧克力、水果(大家慣常吃的、熱帶品種、外國品種均有)、香藥草植物、辛香料、大麻、木材、石頭、蘑菇、肉、牡蠣等貝類、蔬菜(如甜椒、黃瓜)、鹽、牛奶、糖等。我還看過用動物糞便煙燻的啤酒,也有用「洛磯山牡蠣」(也就是家畜的睪丸)釀的啤酒,還有人拿真的錢釀酒。有些啤酒標榜發酵過程在海底進行;某款啤酒的包裝是把酒瓶塞進標本松鼠的體內。

Wynkoop-Brewery洛磯山牡蠣

會有人釀出前面提到的這些啤酒,自然是為了引人注目。這類奇特啤酒的味道固然可能相當不錯,但通常它們的目的是讓你大吃一驚,不在滿足需求。寫到這裡,我腦中浮現的案例是「山繆亞當斯」和名廚大衛・柏克(David Burke)二〇一〇年合作的一款啤酒,用烤牛心和迷迭香入酒。打開那十二盎司的酒瓶後(保存期非常短),會聞到血液中特有的金屬味。大部分的人只喝了一小口就整瓶倒掉。有些東西入酒,其實喝不太出來,只是為了吸睛,好比「角鯊頭」就在淺色愛爾中加了月球上的粉塵。(對,月塵。後面章節再詳細講。)

這類啤酒的成果各有不同,但都凸顯了一點—啤酒是種可以不斷調整、改善的飲料,也可以是某人僅此一回、不再重複的作品。不過我好像把後面才要講的事先講了,還是先拉回來一下。在我們能真正欣賞啤酒今日的樣貌,和它能包容各種原料的開放特質之前,應該先花點時間來探討啤酒的四大主要原料,它們是每種啤酒的基礎—以下就來看這四種原料在各種配方中,乃至啤酒品飲體驗中,分別扮演什麼角色。

啤酒品評
圖片來源

我曾在全球不同地方的啤酒競賽擔任評審,在酒吧和朋友討論啤酒,也會在家做試飲(一來工作需要,二來個人休閒)。我得說最讓我抓狂的一個詞就是「均衡」(balanced),而且它在部落格文、podcast、對話中出現的機率高得出奇。用這個詞來形容啤酒十分偷懶(同樣偷懶的是:若要形容麥芽,就說它是啤酒的「骨幹」;懶得說明啤酒味道的細膩層次,就說「味道很足」),而且連我自己以前都幹過這事兒。大家會說啤酒「均衡」,通常是指啤酒花的苦味並未蓋過麥芽的甜味,兩種原料搭配得宜,產生預期中的味道。有這樣的啤酒當然很棒。我喜歡個別品嘗原料,這是整個品飲體驗的必要環節。然而用「均衡」形容啤酒,就代表你忽略了不該忽略的另外兩種原料:水和酵母。

有很長一段時間,全美國最受好評而一杯難求的啤酒,是名為「Heady Topper」的IPA,產自佛蒙特州史多(Stowe)的「煉金術士啤酒廠」(Alchemist Brewery)。它應可名列混濁新英格蘭IPA(hazy New England IPA)的始祖,特徵是酒液混濁、啤酒花香味極為突出,在當時真可謂前無古人。我認為它之所以備受推崇,是因為它巧妙運用四種原料,使之相輔相成。我曾在《聚焦啤酒》的酒評中寫道,這款啤酒中的原料是「在針尖上完美契合」。

Alchemist-Heady-Toppe-IPA

講到啤酒原料,如果我們只關注麥芽和啤酒花(還特別強調啤酒花),把其他兩種晾在一邊,反而有可能抹煞啤酒之所以特殊的最根本原因。在我看來,大家習慣忽略水和酵母的重要性,是因為我們這些把啤酒當休閒飲料的人,欠缺微生物學和農業等專業知識,所以啤酒花和麥芽這種原料,對我們而言比較好懂,畢竟它們看得到摸得著,也有各自的口感與氣味。

我認為,假如我們能用實作的觀點去看這四種原料,不必深入分析,應該能更了解它們各自的特質,進而明白它們彼此間如何交互作用。我們若能做到這點,便能真正欣賞啤酒的本色,與啤酒建立更深厚的關係。


本文摘錄至《如何品嘗啤酒:走進杯中的世界》。啟明出版

作者:約翰・霍爾

如何品嘗啤酒-立封含書腰

近年啤酒釀酒廠在世界各地如雨後春筍般成立,掀起了一波啤酒革命。資深啤酒競賽評審、品飲專家、媒體人約翰‧霍爾,暢談現代啤酒復興運動的精彩故事,帶領讀者一步步進入這個由水、麥芽、啤酒花、酵母組成的世界。從分辨啤酒的好與壞、風味的探索、品飲的技巧,到侍酒的方式,本書引人入勝,為讀者品飲啤酒的經驗帶來更深的樂趣。

購書連結:點我購買 >>


看了這篇的人也看了:

[啤酒知識] 啤酒花根本不是花?為什麼要把它加進啤酒裡?

[啤酒知識] 啤酒可以陳年嗎?啤酒保存期限大解密!

[啤酒知識] 趨勢還是曇花一現?啤酒替代品「啤酒花蘇打」正夯


訂閱一飲樂酒誌電子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