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這次來了一趟三天兩夜的香港中環快閃,走了六家頂尖酒吧,都是常常上榜亞洲50、世界50大的名店,今天就帶大家一起看看這六家名店究竟強在哪裡!
此外也跟大家分享分享在這些酒吧觀察到的一些台港差異,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文章目錄
COA
拿下兩次亞洲50大榜首,以「龍舌蘭烈酒」為主軸的COA有非常多人推薦必訪,號稱有著亞洲最大量龍舌蘭收藏。小編平日6:30左右到達就已經滿座,不過等了大3~40分鐘左右就有座位了,等待期間絡繹不絕地一直有人來候位,受歡迎程度可見一班。
目前COA只能現場候位,建議大家可以早一點先來排,一般平日可能等30分鐘上下,假日就要以小時計了。
COA的酒單除了有一頁以龍舌蘭酒為主要基底的特調外,還有一些品飲套組,帶你探訪龍舌蘭世界。
這組是Mezcal和巧克力的搭配套組,由四款風格各異的Mezcal搭配四款巧克力,調酒師相當樂於分享,也會一一告知酒款特色和搭配的想法。
而特調也都很有意思,喝的兩款Bitter Melon Colling和Milk Punch都非常美味,服務親切,不愧是香港最頂的酒吧之一。特調均一價120港幣,單杯龍舌蘭烈酒視品項計價,套組價格320港幣上下。
不管你是不是龍舌蘭粉,COA都很值得你來走走; 如果你喜歡龍舌蘭,那這邊絕對是必訪酒吧。
COA
Argo Bar
位於四季酒店一樓,前身是Blue Bar,在2022年是亞洲50大第三名。剛進來就會看到高大的酒牆,相當吸睛,很適合拍照。
一坐下馬上就送上迎賓酒(可愛的小熊軟糖+氣泡酒)、餅乾和醃製橄欖小菜,份量還相當大份。Argo用香港在地風味元素設計了多款特調,每個風味元素都有三種類型可選,像是醬油、黑醋…等等。
小編點了一組黑醋曼哈頓Flight,一共有三小杯,每杯使用不同陳放時間的醋(沒有陳放、1週、3週),可以感受到黑醋帶來的風味變化,非常有趣。
而如果你想要點經典,調酒師也會很認真跟你確認想要的風味。小編點一杯Gin Tonic,說想要比較特別的,調酒師就拿了三瓶讓你嚐試,每瓶大概都倒了5ml左右。
最後選了Bird這款用Riesling蒸餾酒做的botanical spirits搭配倫敦精粹,Gin Tonic上桌呈現很歐式,剩下的通寧水會附在旁邊讓你自己加,台灣比較少酒吧這樣做。*本來想試試Never Never和Argo合作的琴酒,可惜沒有貨了嗚嗚。
Argo不愧是頂級飯店酒吧,整個服務都沒話說,水杯不會空,喝兩口10秒內必補滿。不過這邊的價格是比較偏高的(畢竟是飯店酒吧嘛),一杯的價格落在160港幣上下。
但整體的體驗跟服務是物有所值,台灣比較少人會特地去飯店酒吧喝酒,很推薦大家可以到四季試試這邊的香港元素調酒。
Argo Bar
Penicillin
Penicillin是亞洲50大酒吧的第22名,外觀頗有Speakeasy感,用純白瓷磚拼成的入口、推開門進去後看到的各種實驗室器材、大大小小的罐子,像是來到了一個實驗室。而轉身到座位區又是另外一個光景,一片翠綠的牆面和木制家具,有點昏暗的燈光,酒牆沒有常見的酒瓶而是一瓶瓶像藥瓶的罐子。實驗室&座位區蠻好的呈現了Penicillin的特色-「自製素材&永續」。
Penicillin是這一次小編走訪的所有酒吧中「永續」概念最強的一家,不只使用了很多在地的素材,也將素材使用完後一般會丟棄的部分再利用。前面看到的所有器材都是實際在使用的,Penicillin的調酒也用了相當多的現代技法處理素材,後面的一個小房間有在做發酵、浸泡,也有用旋轉蒸餾儀,剩下的素材可能會做成裝飾物…等等,相當物盡其用。
這邊的調酒風格比較特殊,因為用了許多的自製材料融合多種素材,風味堆疊的很豐富,也會有一些比較不太尋常的味道出現。酒單上只有10杯酒,但每一杯都相當有意思。
小編有喝了一杯魚片whisky sour,就在酒裡加入了不少Umami的鮮味元素,配上的裝飾物還是炸魚皮,是不是很有趣呢?btw這個炸魚皮超級好吃的。
其他還有像是使用了生蠔葉的調酒,咬下去滿滿海味; 又或著是融入了西瓜風味的Negroni…等等,在Penicillin可以說是一場風味挑戰的大冒險,許多酒都會帶來多種多樣的新體驗。
調酒價格120均一價,也是頗親切的價位,如果你喜歡一些特殊風味堆疊的調酒,這邊絕對是必訪之店。
*另外小編很推薦台灣朋友一定要來這邊走走,因為Penicillin現在的主調酒師正是來自台灣的Morris,之前曾在Ounce等店工作過,目前已經在香港待了兩年。大家有來的話可以多找他聊聊,他也很願意分享各種所見所聞給大家。
Penicillin
The Diplomat
The Diplomat算是比較新的酒吧,但已經拿下亞洲50大的第20名。整體的氛圍相當古典舒適,有一種美式酒吧感。
調酒的價格在120左右,根據業內人士推薦,這邊有兩杯非常出名的調酒- 愛爾蘭咖啡和Milk Punch,當然要喝喝看啦~
愛爾蘭咖啡上層有著較低溫的奶泡,和下面熱呼呼的酒液帶來溫度反差,酒香濃郁層次豐富,非常美味。小編沒有問酒譜,但喝起來應該有用不少種酒混合使用,絕對不是單純只用Jamson和咖啡,也可以算是一種twist的愛爾蘭咖啡吧。而Milk Punch則是經過澄清,口感滑潤但是清爽易飲,也是非常好喝。
此外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東西超好吃」,小編大推牛肉起司漢堡!這絕對是小編在酒吧吃過最好吃的漢堡,沒有之一。乍一看小小的很普通,但牛肉的油脂香氣滿溢、麵包鬆軟,一咬爆汁,讓人忍不住想要再點一個… 這邊單純開漢堡店都可以生意很好,請一定要試試。
The Diplomat六點就開門,非常推薦來這邊吃個漢堡,喝一杯愛爾蘭咖啡提神,然後開始你晚上開心的跑吧之旅。
*小編下次絕對還要再來吃漢堡!
The Diplomat
Quinary
Quinary已經是老牌名店了,是家以「分子調酒」為主打的酒吧,強調「多重感官體驗」,負責人Antonio Lai是2015港澳World Class冠軍,也是亞洲50大常客。
Quinary有著長長的吧臺(不開玩笑真的很長),坐在吧檯可以看到調酒師常常在做晶球、泡沫等等,從大大小小的瓶子中拿出各種素材。
推薦必點招牌「Earl Grey Caviar Martini」,使用分子調酒技法先做出爆漿茶味晶球,甜香易飲的伯爵茶風味,最後topping大量的泡沫,味道相當現代又很好拍照。
店內總是高朋滿座,唯一缺點就是店內比較擠一點,但為了好喝的酒我想大家絕對不會在意的,對吧?
酒的設計都頗有巧思及新穎,很有特色,調酒的價格落在150港幣上下,算是比較偏高一些。如果你喜歡現代技法調酒,這邊就是必去的店啦~
Quinary
The Wise King
The Wise King是一家Speak Easy秘密酒吧,隱身在巷子裡,但照著google map很快就可以找到。這裡也是亞洲50大酒吧常客(第34名),店內裝飾頗有一種英國古典酒吧的感覺,吧台挺小巧,整體並不是很大,小編目測大概只能塞個2~30人左右吧。
這邊的酒單偏向是經典調酒的twist,沒有太多fancy的花招,單純的好喝。你也可以跟調酒師說你想要喝什麼,他們很樂意幫你客製調酒。
調酒師相當親切,會一直跟你閒聊,是個讓人忍不住會坐在吧檯耗掉一個晚上的地方,蠻適合一個人來的。調酒價格落在120港幣上下,也算是比較友善的價格了。
另外這邊是香港本地琴酒品牌- 無名氏的合作店家,因此有不少調酒都會選用無名氏製作,推薦大家可以試試。
The Wise King
這次總共走訪了六家店,都是亞洲50大上面的名店,有一些有趣的觀察。
首先,在這些店會點經典調酒的人很少,所有人基本上都是點特調。(只有在Argo遇到一個美國人點了一杯Old Fashioned)這些店的酒單基本上也很少有經典調酒出現,就算有也都有經過店家的twist,這點跟台灣挺不一樣的。
而香港不愧是國際化大都市,客人和調酒師都來自世界各國,店裡面最常出現的語言就是英文,粵語和中文反而不是很常聽到,小編基本上也是都用英文跟大家在溝通。(不過也有調酒師表示,這是因為我去的都是名店會有很多觀光客,比較local的小店就會是以粵語為主了。)
而這些亞洲50大酒吧的客流量和翻桌率也是相當驚人,小編去的日子是二三平日,基本上每家都是滿的,人一直來來去去。聽說到假日會更驚人,調酒師的工作量也是相當大。
因為這次小編只待在中環附近,但一定有機會再去香港其他地方的,到時再幫大家補上更多間酒吧!
看了這篇的人也看了: